冬季穿的多,洗澡的次数也变少了,一些皮肤疾病就很容易找上门,这些冬季常见皮肤出现了如何应对呢?快一起来看看吧。
疾病一:乏脂性湿疹
乏脂性湿疹又称冬季瘙痒症,裂纹性湿疹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皮肤表面水分脱失,皮脂分泌减少所致。
冬天天气日趋干燥,皮肤汗液、皮脂等润肤成分分泌减少,皮肤开始变得缺少弹性、失去光泽,刺激痒觉神经,继之,出现乏脂性湿疹。
这种疾病最常见于老年人、尤其女性,建议洗脚不洗腿,每次洗完3分钟内涂上保湿霜。减少洗澡次数,老人婴幼儿1周1-2次,其他人群1周2-3次,认真涂抹保湿霜,这样就可以避免乏脂性湿疹的发生。
疾病二:火激红斑
皮肤科医生把这种现象叫做“火激红斑”。刚开始表现为在长时间受热后,受热部位出现网状红斑,逐渐颜色加深,变为暗红或紫红色,最后变为褐色斑片并可出现网状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。这是由于温热长期刺激,导致含铁血黄素在皮肤沉积。
首先要去除诱因,不能长时间近距离取暖,暖宝宝、取暖器、热水杯甚至手提电脑长期放腿上操作也会引起。
第二是可以多穿几件衣服,穿宽松一些。温暖过冬,不留“网格”。
疾病三:低温烫伤
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℃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,感觉迟钝或睡得沉的一些人,比如婴幼儿、老人、瘫痪病人或醉酒者,紧贴热水袋的部分皮肤就容易造成局部烫伤。
热水袋将被褥捂暖后,睡觉前要拿出来,尤其是老人和孩子,最易烫伤。发现后要及时到医院处理,避免水疱破溃、感染导致更深层次的损伤。
疾病四:冻疮
冬季也是冻疮高发期,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病,不注意保暖的小孩、户外劳作或骑车的人群是高发人群。冻疮也被称为冻出来的皮肤病,发病迅速,12-24小时即可发病。
手、耳郭、面部、小腿、脚趾是高发部位,尤其是遇热后,痒是冻疮最大的感受。
因此,夜晚睡觉时,冻疮人群瘙痒难耐,不少人备受困扰。
预防冻疮重点在于保暖。要适度锻炼,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。局部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软膏;也可以采用物理治疗,如氦氖激光、红外线等。
重庆正博养老院是真正意义上集医疗、康养、养老、护理四位一体的“医养结合”型专业养老机构,可为健康自理、半自理、失能卧床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养护理服务。
(部分文字及图片源自网络,如若侵权联系删除)
上一篇:冬季养生生活保健
温馨提示:请准确填写以上信息,以便沟通!